行业资讯

Manus与DeepSeek有哪些区别,哪些岗位将被取代?
- 更新于:2025-03-07 15:00
- 点击量:38
- 分享
这两天,一个中国团队Manus AI用4分钟的视频在全网刷屏,自称全球首款“真正通用”的AI Agent。网上查了一下,
说它不仅会思考、能规划,还能直接交付完整成果,从筛选简历到分析股票,甚至帮你部署一个云端网站。另一边,前
段时间爆火的DeepSeek,一直深耕工业领域,听说正与能科科技的AI Agent联手,试图用“数据+决策”重塑行业效
率。这两款产品看似都顶着“AI Agent”的光环,但它们的定位、能力与野心,却截然不同。
Manus称它是全能“数字打工人”——
Manus的杀手锏是“手脑并用”。它不像传统AI助手仅提供建议,而是像人类一样拆解任务、调用工具、执行到底。
比如,用户想找深圳适合家庭居住的社区,Manus会分步骤搜索安全数据、分析学区、计算预算、筛选房源,最后生成
一份带图表的报告。
而且,它还能编写代码分析股票关联性,并将结果一键部署成互动网站。
这些信息,是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的SOTA成绩,以及真实平台(如Upwork、Kaggle)的实战验证。
创始人肖弘的创业背景(如百万用户级产品Monica)也更让市场对其技术落地能力充满期待。
但部分专家对此表示担忧: “未来,可能会有许多数据分析、预算类,甚至秘书岗位将被取代!”
DeepSeek称它是工业赛道的“隐形冠军”——DeepSeek与能科科技的合作,则展现了另一种路径——垂直深耕。能科
的AI Agent适配DeepSeek的深度搜索引擎,主要专注于工业场景的数据挖掘与决策优化。
比如,它可帮助制造企业分析生产数据,减少20%成本;或为医生匹配诊疗方案,为投资者提供实时市场洞察。
这种“行业专家”模式虽不如Manus炫酷,却精准切中了企业降本增效的刚需,尤其在智能制造、供应链等领域潜力巨大。
但是,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,主要关心什么?效率,还是“魔法”?——
对普通用户而言,Manus无疑更吸引眼球。
它能解决生活中“麻烦但常见”的任务,比如规划旅行、比价保险、整理财务,甚至在你进入梦乡的时候就搞定这些事情,
妥妥的解放大脑。
这种“懒人福音”的属性,让我们对AI的终极想象——一个真正能分担生活重担的智能伙伴。
反观DeepSeek,其价值更多体现在企业端,虽不直接服务个人,却通过提升行业效率间接惠及消费者(如更便宜的制造商
品、更精准的医疗服务等)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它们是什么关系?威胁 or 互补?当然是赛道决定命运——
Manus会威胁DeepSeek吗?短期内未必。
它们看似竞争,实际分属不同战场:Manus主打“通用性”,覆盖C端和轻量级B端需求;DeepSeek+能科则聚焦“专业化
”,扎根工业与垂直领域。
但长期来看,若Manus的通用能力持续进化,难保不会侵入行业场景(比如替代部分数据分析岗位),而DeepSeek若不能
拓展C端交互体验,也可能错失大众市场的红利。
AI Agent的“人设”之战——
这场较量背后,本质是AI技术路线的分野——是做“全才”还是“专才”?
Manus用“手脑并用”重新定义了AI助理的天花板,而DeepSeek则用“深度适配”证明了垂直场景的不可替代。
我们老百姓期待的或许不是二选一,而是一个既懂生活琐事、又能赋能行业的AI生态。
当技术狂飙突进时,谁能真正读懂人心,谁就能赢得未来,这是惯例[看]。
看完这篇,你对它们更了解一些没?你是更想体验Manus的“魔法”,还是看好DeepSeek的“深耕”?AI的普及对你的岗位
有影响吗?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!